思政课是培根铸魂的“人生必修课”。今年年初印发的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中提出,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。我市各学?!耙蛐V埔恕保岢至⒌率魅烁救挝?,通过学科融合、多维协同、健全体系,让思政教育“活”起来、育人成效“实”起来。
“你从雪山走来,春潮是你的风采……”近日,在市白鹿小学校园小舞台,一堂以“长江”为主题的文艺思政课正在火热进行中。该思政课由学校艺术社团学生自编、自导、自演,将文学与艺术相融合,通过独唱、合唱、伴舞等形式,演绎长江之美,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?!罢馓梦囊账颊渭由盍宋叶猿そ幕睦斫?,激发了我们爱祖国、爱家乡的热情,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。”学生潘周筱说。
育人之本,在于铸魂。市白鹿小学结合学校德育特色,构建“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大思政课程”,将思政元素融入各学科与社团活动。在文学社团,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,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,增强文化自信;在科技社团,学生探究人工智能前沿知识,培养科技自强和科技报国意识;在艺术社团,融入本土文化,传承优秀文化,厚植家国情怀。

市一中的学生演奏《敢问路在何方》 袁艺 摄
学校还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全科教学、文化建设、实践活动等方面,围绕国家历史、经济、政治等方面,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?!巴ü缪Э扑颊魈庋?、思政地方课程构建以及学校特色思政课程开发与实施,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思政学习体验,形成全员、全程、全课程育人格局?!笔邪茁剐⊙У持Р渴榧瞧钊识硎?。
思政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。市第一中学以“全域思政育人”为核心,构建“课程引领、校家社协同、实践赋能”的三维育人模式,并开发实施了道德与法治国家课程与校本化的红色法治、劳动责任等主题课程的“1+N”思政课程群。市人民法院在学校设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课程基地,建立了全真模拟法庭,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庭审活动?!巴ド笾?,审判员、审判长、原告和被告都是由同学们扮演的,让我们在真实场景中学会灵活运用法律。”学生曹彦搏说。
市一中还不断拓展思政教育资源、育人场域和教育途径,开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组织学生走进法院、企业、博物馆等,在实践中感悟责任担当;联合市关工委开展“老红军口述历史”“张家港精神寻访”等活动,让学生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。依托“银杏林幸福家长驿站”,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设“家风与成长”讲座,推动家庭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?!肮菇ㄈ?、全程、全方位的育人生态,让思政教育从校园延伸到家庭,辐射至社区,实现‘校家社’三位一体育人网络?!笔械谝恢醒Ы逃抛苄3ぁ⒌匙苤榧切煜樯?。
为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路径与方法,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,近年来,我市先后印发了《张家港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》《张家港市“场馆里的大思政课”工作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指导各学校将思政教育“小课堂”与社会“大课堂”有效融合,创新开展“场馆里的思政课”等项目品牌,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。
“通过机制创新、资源整合、实践深化,推动思政教育从‘课程化’向‘品牌化’跃升,为青少年成长注入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,筑牢思想根基?!笔薪逃只炭聘笨瞥こ孪急硎?,下一步,我市将持续探索建立“教联体”新模式,在课程内涵建设发展、教学实践创新、社会协同发力、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持续深化,推动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,打造更多具有张家港辨识度的思政教育品牌。(融媒记者 王 锋)